夏日炎炎,躲在空调房里也觉得热,翻出台式小风扇,看到扇叶上有一层薄薄的灰色附着物,心想着要拆开擦洗,才能放心使用。我拿螺丝刀对准背面的螺丝,一个个顺利卸下,直到最后两个,发现稍微用力些,塑料面板就有裂痕,严重的甚至会碎裂。
我心里盘算着,到底是继续下去,还是索性扔掉再买个新的。总不能刚刚洗完装好,发现启动不了。女儿问我,风扇是什么时候买的?好久没用过。
我也记不清什么时候用过,可买的时间是2007年9月。
女儿眼睛瞪得溜圆道:“是十八年前的老古董!”
老古董?对十岁的孩子来说,或许是。如今家里的电器也极少用到十年以上。还记得那年开学,我第一次走进安庆师范学院老校区,宿舍的条件很一般,统一的上下铺,水泥板当衣柜,唯一的电器是日光灯。
在校园里就听到有人抱怨:这什么大学?破地方!走进寝室,舍友们也苦笑着说,原以为到大学就好了,没想到更苦。我没说话,而年龄最大的唐有芹却轻声说,“比我高中宿舍好很多,那时两间屋住32个女生”。
看着她简朴的衣着、黝黑的皮肤,我们再没抱怨过。真正吃过苦的人,都不说苦,只说会越来越好。
那年格外热,我们常常端盆凉水摆在桌子上,热了就用毛巾蘸水擦。起初不敢买风扇,怕超过600瓦跳闸,宿管阿姨天天念叨这规矩。我们并不知道该怎么把握这个分寸,直到唐有芹冷静地算了算,只要控制风扇的功率在60瓦以内,就不会影响。我们这才欢呼雀跃地一起去买电风扇。
女生买东西总是挑三拣四,七嘴八舌说了半天,最后还是听唐有芹分析:“不能太大,床上摆着碍事;要安全,倒了能自动停;最重要别贪便宜,至少得用到毕业。”听她说完,我们纷纷决定要跟她买同款。
在一众风扇中挑选后,她最终选了一款台式风扇,额定功率45瓦。问价,老板娘说45元一台。唐有芹和我们交换了个眼神,得到大家的支持后,直接说:“八台320,能卖现在就拿。”许是她的果断打动了老板,最终成交。
大学四年,我们都陆陆续续又买了其他生活用品,台灯、懒人书桌、书架、笔筒等等,但始终觉得这台风扇的功劳最大,质量最好,直到毕业季也舍不得扔。那一年,宿舍里有5个考取研究生,2个考得编制,唯独唐有芹在教师面试中失利了。她的努力从不比我们少,只是起点限制了她起跳的高度。
我们虽然很庆幸自己有了去处,可也担心她的将来。她是没有家庭“托举”的人,生活费都靠自己带家教去挣。问她以后的打算,她认真计划着,先去教育机构,积攒上课经验,练好普通话,明年再考离家近的编制,照顾生病的父母。她的生活远比我们难,但她永远思路清晰,并脚踏实地。后来的情景如她规划的那般:第二年入职利辛县中学,第三年还清了助学贷款。
回忆着往事,我仔细擦干净每片扇叶,将螺丝安装好,插上电源,风扇又干净利落地转起来。我随手拍了风扇照片发到大学宿舍群,群里立刻热闹起来:你居然还在用这个?我的研究生毕业就卖了,我的送学妹了,我的给爸妈上厕所用,我的搬家时嫌麻烦丢了……良久,唐有芹发来一张照片,同款电风扇,在她身后的桌面上,静静立着,干净如新。
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